孔祥发

《论语》7.8

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愤:从心,表示发自内心的;从贲,表示向外冲出。情感的宣泄。心里想把问题弄明白但又自己弄不明白。

悱:从心,表示心里有;从非,表示不能表达明白。形容想说但又说不出来,不知道如何表达为好的样子。

隅:角,举一隅,举出一个角来作为例子说明问题。

反:通于“返”,老师举一隅为例,学生想到另外三个角为举一反三。

复:再,表示重复,再一次。前一次指的是“举一隅”,如果学生还是想不出另外三个角,就不要再一次“举一隅”了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教导学生,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,不要去开导他;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,不要去启发他。若告知一隅而不能推知其他三隅,则不必重复告知其一隅了。”

【感悟】

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启发式教学。“愤”与“悱”的心态出自学生接受所学内容后的反应;“启”与“发”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反应主张的应对措施。朱熹解释为“愤者,心求通而未得之意。悱者,口欲言而未能之貌。启,谓开其意。发,谓达其辞”。这样的观点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适当的调整。启发式教学之所以说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,是因为启发是在学生学习状态下正确策略的适当应用。如果学生能够达于“愤”与“悱”的程度,说明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发生了作用,这时候如果教师并未给予启发,就是不善于抓住最佳时机。如果学生真正的“不愤”也“不悱”,或者学生根本就没有进入状态,学习的内驱力根本就没有发生作用,教师生硬地追求启发,反而招致学生的启而不发。老师善于抓住时机,懂得在什么情况下“启”,在什么情况下“发”。故启发式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统一。

关于“启发式教学”的评价,历来还是被绝大多数人所称颂,“启发式教学”来源于此也为多数人所接受。即令是如此好的教学策略,也曾经有人批判过孔子的本章之主张。批判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”。说是对学生要求太高,有几个学生能够达到老师说出一点,学生就能够说出三点!更严厉的批判是说孔子以“不再教你”威胁学生。这里的“不复”真说的是“不再教你”了吗?“复”指的是重复已经用过的教学方法,在本章说的是不再“举一隅”了。那么,“举一隅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就像是一个桌子,或者是一个矩形的房子,如果老师描绘了其中一个角,有几人不能说出其他三个角?这样的问题真的有那么难吗?反过来,如果真的有学生说不出其他三个角,老师还是乐此不疲地“举一隅”,老师是不是也过于缺乏教学方法了,简直就是“固不可彻”。

关于“启发式教学”的渊源出处,源于本篇应该是无争的事实。即令如此,也照样有人说启发式教学来自于西方,为苏格拉底首创。这对于有言必称颂西方的学者来说也是不足为怪的。试看今天的课程改革,凡优秀的案例都是来自于欧美,来自于西方;凡教育的弊端都是中国的特产。事实上,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,孔子逝世后10年,苏格拉底才出生。苏格拉底后来倡导的教学方式称为“助产术”教学法,基本原则也是主张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义。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“启发式教学”创始人。除此以外,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,其内涵也比苏格拉底的“助产术”更为丰富而深刻;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,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主张以教师为中心,从这一点看孔子的教学思想更接近于今天的教育理念。

启发式教学始自于谁,是谁首创似乎没有争议的必要,实际上在孔子以前,就已经有启发教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。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,而老子的老师就非常善于启发教学。在老子的老师年老病重的时候,老子曾经去看护老师,并问及老师还有什么道理教诲于弟子的时候,老师首先张开嘴问老子,你看我的牙齿怎么样了?老子回答说已经坏掉了。老师又问老子,你看我的舌头又如何?老子回答说还是好好的。老师问老子悟出了什么道理,老子告诉老师已经清楚了。教师通过事物的观察启发老子思索,从中让学生悟出了刚与柔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。这就是后人总结出来的“但看人老齿牙衰,唯有舌根未坏”的道理。实际上,一种教学思想或者教学方法,究竟由谁首先使用根本没有争议的必要。研究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教学才是硬道理。

评论
热度(1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孔祥发

十足的教书匠

© 孔祥发 | Powered by LOFTER